English

保险资金入市 股市中长期看好

1999-11-08 来源:光明日报 北京证券 奚星华 我有话说

10月26日,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发布消息,保险公司进入证券市场已经国务院批准,即可付诸实施。

根据方案,保险公司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已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,也可以在一级市场上按一定比例配售新发行的证券投资基金,证监会还将根据保险公司投资需求增发新基金。同日,证监会平稳推出了国有股减持方案,年内只选择两家企业进行试点。10月27日沪深股市受消息鼓舞,大力反弹,沪市以54点长阳收盘。但随后股指又迅速回落,前期已较浓烈的空头气氛进一步加剧。我们认为,当前投资者必须加深对政策的理解,特别是对保险资金入市和国有股减持政策的理解。

保险资金入市:最后一张政策大牌?

对广大散户投资者而言,也许市场就是政策的唯一诠释。而对关注和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许多专家来说,回顾历史、对照当前,都会感受到巨大的震动:今年5月以来出台的股市利好政策,具体有:证券市场法律地位的确定、《人民日报》评论员文章的肯定、券商增资扩股、股票抵押贷款、券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、券商发行债券融资、证券投资基金扩大规模、发行制度改革(包括法人配售)、三类企业入市、储蓄利息所得税开征,以及刚出台的保险资金入市。

从数量看,这些措施远远超过1996年、1997年大牛市的利好政策数量,几乎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以来历年实质性利好政策的总和。如此多的政策利好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连续推出,频率之高令人咋舌;从力度、深度看,无论是券商融资、发行制度改革,还是三类企业入市,都是触及根本的实质性政策措施,放在往年每一项措施都是超级大利好,现在将“安全第一”的保险资金也推进股市,政府决心之大令人震动。而更令人震动的是,当我们再回头看看我们过去或现在所有预想的股市发展方案设计时,发现一年之间基本上变成了现实,至少在政策框架上已经齐备,今后除了落实、推进,很难设想在三、五年内还有新的利好政策大牌可出。换言之,保险资金入市基本上可能是管理层的最后一张政策大牌。

保险资金入市,对市场的影响十分深刻:

——为股市带来长期稳定的巨额增量资金。1998年底,我国保险总资产达到1990亿元,即使起步阶段按资产比例5%,也有100亿元资金将进入股市,而且保费收入每年以较快速度增长,也将持续对股市资金形成补充。

——保险资金的性质决定了其入市的巨大示范作用。如果说允许三类企业入市政策出台后,场外各方面资金还由于摸不清政策界限(特别是《证券法》已经生效实施)踌躇观望,那么此次保险资金入市则彻底扫除了资金隔离的旧规,极可能带动三类企业资金进入股市。

——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,培养理性投资理念,促进市场的稳定、成熟。

国有股减持:未必利空

与保险资金入市消息一起公布的就是国有股配售问题的明确,年内只选两家企业进行试点。要把握中长期市场走势,则无法回避国有股减持问题。

国有股减持(包括配售)也称存量发行,固然也消耗大量市场资金,但它与新股发行扩容有着本质区别,不能一概而论。股票供给如同商品供给一样,单纯的总量增加会降低市场价格,而在总量增加同时进行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,就未必不利于总体价格。新股发行只增加股市总规模,而存量发行将极大影响股票结构,在增加流通股供给的同时有利于我国股市的规范建设、健康发展。

从宏观说,国有股减持有利于解决我国股市根本矛盾,真正实现“同股同权”,完善游戏规则。不可流通国有股的大比例存在是我国股市的最大特色,也可以说是市场所有问题的根源,既不利于理性投资,也不利于资源配置,更不利于吸引外资。

从此次国有股配售的具体方案看,体现了实事求是对待国有资产、不与民争利的利好精神。根据方案,配售价格将在净资产值之上、市盈率10倍以下的范围内确定,也就是说按1998年平均水平,国有股整体配售价格在2.5元以下,这种价格比较客观、公平,社会公众将乐于接受。

因此,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实施,未必是股市的一大利空。而且,如果能将预定的新股发行计划额度部分转变为存量发行额度,稳步推进,在配售价格上坚持实事求是,国有股减持甚至是巨大的市场利好。我相信,在不久未来,首先试点的企业股票将有很大行情。

中长期市场展望

通过以上分析,对后市发展基本可以形成两点结论:

——保险资金入市,必然催发一轮中级行情。现在所谓的空方,只不过是在焦急等待着吸纳较低位的筹码。因此,中期即将有一波较大行情,很可能在2000年前发动,投资者要增强信心、坚定持股。

——长期走势将呈稳步上涨态势。我认为,沪指1450点左右将可能是今后几年的市场大底,市场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小幅上涨,如果国有股减持进行顺利,得到市场认同,也可能进一步演绎成跨越几年的超级大行情。

在中期行情中,除了次新股、科技股、重组股板块值得关注外,国有股占很高比例、所处行业属“有所不为”、业绩中等的“减持概念”股更需多加注意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